作者:小噢 时间:2021年02月15日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业和消费关系越来越紧密。无论从直接经济贡献还是从社会就业与内需经济拉动等方面来看,文旅行业的兴衰对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新冠疫情让文旅全行业举步维艰,但这也应是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契机。在保证稳步、快速产业恢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实现互联网数字化升级,科学有效提升各类赛事演艺活动质量,实现产业再次振兴,是目前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快速部署和实施的重要课题及任务。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2021年,在国际旅游处于半停滞状态的情况下,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信心已基本恢复,旅游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小噢认为,把握以下几大机遇,2021年文旅产业值得期待!
我国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化和旅游的新机遇体现:高质量的产品、产业、片区建设和业态升级。国际旅游的停滞为国内高质量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双循环的指导思想也要求旅游业应该实现出境文化旅游消费的回流。依托高质量文化旅游消费场景的培育,积极引进免税购物、餐饮、酒店、文化演艺、文化研学、文化场馆、奢侈品、医疗养颜、美容养生、邮轮等国际品牌机构,促进出境文化和旅游消费向国内消费的转化,做大做强国内消费市场。
挖掘利用世界遗产、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体育赛事、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战略等中国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和重大事件的吸引,积极发展入境消费市场,推进国际商务服务片区的建设,满足高质量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
中国正在从中等收入水平向高等收入水平迈进,人们的文化需求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旅游局提出2020至2030的十年将是中国旅游的黄金发展期,文旅游需求将大量涌现,“文旅融合”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趋势,也将成为旅游业战胜危机、加快发展的推手。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顺应当前文化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抓住了发展机遇。以自然生态旅游文化为发展理念,将旅游和文化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旅游文化产品,配套旅游商业结构,构建完善旅游服务体系,致力于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建设,助力文化旅游业改革升级。
后疫情为“新零售”“网红营销”带来了发展空间。云旅游、跨界卖货、网红带货成为文化旅游企业抢滩的“新蓝海”,“无接触服务”带火智能无人酒店,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的转变。疫情常态化期间,网络直播成为信息传播、产品交易和消费的新场景,直接影响文化和旅游企业和品牌的传播路径和销售渠道。疫情加速唤醒了民众的生命和养生意识,伴随疫情常态化和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低密度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定制旅游以及康养类旅游等新业态的关注度上升。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都成为新的消费内容,加快促进现代文化消费业态、中高端休闲度假产品的培育与聚集。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和行业积极展开自救,旅游业也呈现出复苏的态势,2020年的十一黄金周给出了很好的验证。我们的生活正在进入“预防疫情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疫情将给人们生活习惯带来长期、根本性的改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是对中国文旅的一次信心与能力的检验。所有文旅行业从业者应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国文化旅游行业能够飞速发展成为国家的新兴支柱产业,也一定能够将挑战化为机遇,凤凰涅槃,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相信疫情过后,旅游需求会重新被激发,更多的人会旅游和消费,到时候市场前景也会更加广阔!